IMG_1878.JPG 

2016年01月08日

先說在前頭,人的雙腿本來就不是進化演變來跑100mile的越野賽,亦即超過20-40幾小時的極限運動,或跑或爬或走,所以還是要透過日常練習,來增加肌力、使用時間、補給、適時休息(短暫休息),來調整自身的狀態。

跑者的個體差異很大,有人是練武奇才,有人一沒練就退步,有人是努力型,有人是天賦異稟型,有人很精瘦,有人很壯有肉,有人吃很少跑很快,有人不吃不行總是跑得要死不活,有人腳步輕盈,有人拖著沉重步伐(以上可以對號入座)!

那以下是我的經驗談,歡迎嘗試之,老話,試到了就是你的祕密武器,千金不換。

我去年一月參加過HK100K,對香港的越野賽道印象深刻,水泥路面、水泥階梯、人工路面多,陡(直)上陡(直)下,膝蓋、腳踝受力非常大,穿太薄的越野跑鞋,是能靈巧移動,但長時間,緩衝性就不夠了!

凡任何的比賽,都是下半場(或後1/3)才開始的,阿元在2011南橫100K賽說過:「明珠姐,我們是下半場選手呀!」立即收編在我的心法中!(當時堅持努力的結果,為我贏得一箱啤酒XD)

這次環大帽山162K,前頭馬路公路多,長距離山徑在後頭,才有賽前傳出的後面四座山才是賽段最難的(CP9-125.3K蓬吉鄉),意味著後面才是比賽的精采時刻。

HokaOneOne鞋底厚,加強了腳底受力的緩衝性,避震,重量輕,更是極限馬拉松賽的必備條件,總不能沉甸甸的拖垮自己,在轉換站(CP7-95.4K大欖涌路)再放一雙TNF輕量越野鞋備份,我越野賽慣穿的),真巧!恰巧也在轉換站,遇到大陸跑友四大,也是這樣安排!就連TNF輕量越野鞋也是一樣的款式顏色。

我覺得前半程,腳沒特別不適,所以繼續穿下半程,也就是一鞋到底!(除了左小腳趾頭,因為我痠痛貼布固定住小指頭,無法移動,長時間引起血泡,但不礙事,學到經驗值),賽後恢復狀態比UTMF還好,腳趾頭沒有麻。

我的經驗是,感受到腳底疲勞會讓腳踝、膝蓋更吃力,影響身心靈,環環相扣!長時間越野,是去不斷調整自己的疲勞狀態,盡量放鬆地跑,太快疲勞就會酸痛,不能放鬆的跑,越來越慢,甚至不想跑,影響自己賽程策略安排。

我也發現這場香港賽事,很多越野賽跑者,都是穿Hoka One One 的跑鞋,應該也是有其厲害,吸引跑者之處,至少我這次嚐到甜頭了!

‪#‎HokaOneOne


運動日誌:休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u197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